“军令如山”这一铁律自古以来就是军队中不可动摇的纪律准则。历史反复证明,唯有如此严明的纪律,才能锻造出所向披靡的钢铁之师。正是凭借着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,中国人民解放军才能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辉煌胜利。当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,那鲜艳的红色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浸染而成。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,有的将士永远长眠在了战斗过的土地上,有的则继续默默履行着军人的神圣职责。其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,由于始终未能接到撤退命令,竟然在阵地上坚守了整整12个春秋,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后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。这支传奇部队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震撼人心的故事?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,蒋介石为巩固独裁统治,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围剿。1934年,国民党更是制定了阴险的铁桶计划,妄图将红军彻底消灭。在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,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,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。在突破敌人重重封锁的过程中,红军将士们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。1935年初,当部队行进至赤水河畔时,为掩护主力突围,中央决定留下一支精干部队开展游击战,以迷惑敌军视线。 当时每个战士都清楚配资世界网,留下来意味着九死一生。但能够坚持到长征阶段的红军将士,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。经过慎重考虑,彭德怀元帅忍痛挑选了400名精锐战士留守赤水地区,这就是后来威震川南的游击纵队的雏形。这支由彭老总爱将徐策率领的部队,在临别之际,周恩来同志郑重承诺:待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后,必定会派人通知他们撤离。
展开剩余51%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正规股票配资机构_十大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官方平台观点